首页

飞鱼女王女S

时间:2025-05-26 11:36:57 作者:云冈石窟80%洞窟已完成数字化采集 浏览量:14015

  中新网大同5月24日电(记者 李庭耀 胡健)记者24日从“2025云冈数字化保护与创新学术研讨会”获悉,云冈研究院与合作伙伴一起,通过高精度三维激光扫描、近景摄影测量、多高光谱等技术,破解高浮雕石窟采集难题,已完成云冈石窟80%洞窟采集,预计2030年左右全面完成。

图为云冈石窟第20窟。 李庭耀 摄

  当日,由云冈研究院、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联合主办的“2025云冈数字化保护与创新学术研讨会”在山西大同开幕。国内外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围绕云冈石窟数字化成果、文化遗产数字化前沿技术应用、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经验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承载着中华文明的千年脉络,是多元文化交融的见证。云冈研究院党委书记刘建勇表示,历经岁月侵蚀与自然变迁,石窟本体面临着不可逆的损伤风险。与此同时,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的期待日益迫切。如何让千年石窟“活起来”“传下去”,是必须要回答的问题。

  开幕式上,刘建勇介绍了云冈研究院近几年的研究成果,尤其是通过三维激光扫描、3D打印、VR、AR、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为云冈石窟的活化利用和永续传承提供了新的技术和方法,云冈研究院数字化解决方案也为文化遗产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云冈模式”,让人类文明瑰宝在数字技术下重放异彩。

  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代表Grazia Tucci致辞时,从国际视角指明数字技术赋能文化遗产的广阔前景,这为全球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机会。

  山西省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白雪冰表示,云冈石窟的数字化保护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希望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携手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从“静态保存”向“活态传承”的跨越,共同书写数字文明与人类遗产交相辉映的新篇章。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大同西16公里的武周山麓,始建于北魏和平年间,现存主要洞窟45个,共计1100多个小龛,大小造像59000余尊,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石窟群之一。2001年,云冈石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IPO“严”字当头:监管2个月内开出33张罚单

鼓岭倡议》指出,积极参与中美各领域交流合作,做增进两国人民了解和友谊的青年使者,让中美人民友谊像鼓岭上的千年柳杉一样,茁壮成长,生生不息。(完)

中国唯一仫佬族自治县将迎40周年县庆

上海纽脉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虞奇峰认为:“良好的科技创新生态需要政府长期稳定的政策支持,以此来奠定科研人员和投资者的信心。我们要建立以企业为中心的协同创新机制,从国家层面为医疗行业提供帮助,地方和部门才能有效落实。”

习近平抵达巴黎开始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

“比如,基于兰州重离子加速器研发的我国首台国产医用重离子加速器治疗装置,目前已实现临床应用,成功治疗了1000多例肿瘤患者。”杨建成认为,大科学工程中产生的颠覆性和前沿性技术,往往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和新动能。

最高法发布《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审查财产性判项执行问题的规定》

这个由台盟中央捐资援建的金银山少儿活动中心,有15000册藏书和舒适的阅读空间,且每一排书架都用台湾的地名或景区来命名,来自中央统战部在赫章县挂职的干部赵一帆解释说:“这是为了让赫章县的山里孩子从小就知道,祖国有一块不可分割的宝岛台湾。”

重庆市国防动员办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崔维新接受审查调查

“如果树上掉下一颗榴莲,还会有牛顿吗?”复旦大学校长金力风趣地解释了AI之于科学假设的重要性。“当今科学可以分成两部分:基于传统范式提出好的假设,科学智能(AI for science)驱动的假设。”金力认为,让假设的产生基于数据,高效产生假设并辨别其是否靠谱,是对AI的要求。科研人员能挑、会挑,可以判断假设的质量、让AI进化,可以通过AI大幅提升其判断假设质量的效能,这是科学智能的核心价值。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